24节气中谷雨的散文欣赏(精选17篇)

范本咖 人气:2.14W

24节气中谷雨的散文欣赏 篇1

今日谷雨

24节气中谷雨的散文欣赏(精选17篇)

今日谷雨,谷雨是一年中二十四个节气之一,也是唯一将物候、时令与稼穑农事紧密对应的一个节气。

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从这一天开始,雨水逐渐增多,空气湿润,大大有利于谷类等农作物的生存,它们也就开始疯生望长了。

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此时节正是稼穑生长的最佳时节,插秧、播种成为田间主要的农活,农民从这时起就真正进入了农忙时节。

人们逐渐甩脱背伏了一个漫长冬季等待厚厚的衣服,植物们也开始次第的解甲开怀,疯疯的拨节生杈了。这不姑娘们已忘记了早晚显有的潮寒,扎势的撑起洋伞、戴着遮阳帽、遮阳眼镜,穿起了花花绿绿的长裙在大街小巷中,风光了起来。

农家无闲月,谷雨田更忙。农民们更加的繁忙,记得小时候,每每到这个时候,总是跟随着大人们站在己齐人腰的麦田里,一枝枝地拨那些春前除麦地里草时漏掉了的草,大人们戴着已经由变黄成褐色的草帽,黑黝黝的脸上时有汗水流过,但总挂着喜悦笑容,总是小心翼翼的样子,生怕踏倒己显怀了的麦穗。不时有麦禾苹(一种野地菜)冒着它那少有的紫红色的花蕾,像喇叭花一样躲藏在绿黝黝的麦枝杆里,露言露语的生怕被人发现。其实,它的花蕾还是美味佳肴,人们也常常为早迟的发现它而闹不愉快呢。

田块的埂边,田间的小道上,不时有人们拨出成抱成抱的麦蒿蒿,染染草,野燕麦,羊蹄家,花积积,记得那个时候羊蹄家是最难拨的,它的根大、根深,枝叶小,弄不好还就拨断了,有时还因为拨断而摔个底着天,引得人们大笑,又叫长辈们述说又压倒了麦苗。不像现在,农药一打,什么草己没了,可还是少了那时的乐趣,少了熟悉而又陌生的忘记,多了留下的遗憾,多了不再健康的饮食。时不待我长发及,而今迈步从头越,时过境迁,经年不再,那些美好的时光只能让记忆记住,那些欢笑的喜悦只能让回忆停止在脑中,永远别忘记农民的辛苦、辛酸、辛劳……

清明看苗情,谷雨才放粮。这是父亲在我小时候说的,至今想起来还记忆犹新,他说那时是旧社会,人们缺衣少食,常年吃的不够,特别是二、三月荒困之时,常时间吃了上顿没有下顿,问一些有粮户去借粮,人家一般在过了清明看了田地麦子苗情,在谷雨时才借给你,主要是看眼前麦苗的长势,依今年的收成好坏才决定借不与借呢。父亲还说,大多时是借不到的,就是能借到,但往往借到的都是不经储藏的玉米、谷子等粗粮。

谷雨前后,点爪种豆。随着气温的升高,也是点种豆类蔬菜瓜果的时候了,小时候,母亲、外婆总是在我家的房前屋后,崖边上,在往年的空地上挖土耙平,点种上笋瓜、南瓜、点上豆角、豇豆,种上青菜、海白菜、香菜等时令蔬菜果种,为了防止鸡鸟抛食种子,往往要采砍些酸枣树枝梢,放在上面乍为遮罩,那时候年龄小、不更事,总是一天问母亲怎么还没见发芽、不长出来,什么时候才能吃到它们呀!没有念过书的母亲总是说快了,快了,叫我们好好看着护着,别叫牛羊踏了,鸡鸟抛食了种子。耍疯了的我们,那里还顾得上管这些事,只能留给母亲、大人们管护了。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是多么的幸福……

谷雨也是谷育,大麦己摆摇曳着麦稔来了,你看它迷着小眼,笑着、迷着,等待着睁眼的那天,在黄熟的路上。小麦也拿出了它的叶旗,在空中摆来摆去,呼着风,唤着雨、叫着阳光,等待着怀里的麦粒孕身降临的喜悦。黄莹莹的油菜花己慢慢的谢下了它的颜莹,退却了那盈润一季的花香,小小的菜角己坐落在花的盆骨中,在慢慢长大着、坐化着在来的路上。羊槐树已经在逐展它等待了一季卷缩的叶子,那个闻着就香、看着就诱人的槐花已在叶子的展里,有了胎型,在来的路上……这是个丰收的季节,这是个喜迎的季节,这是个让人兴奋的季节。

谷雨一阳止,谷雨的后一个季节就是立夏了,立夏遍地生火,麦子也就快熟黄了。我似乎看到了我的父辈们在那应有的年代,早已做好了准备,消瘦的脸上、身上露着己亢奋了的神经和血管,争着布满血丝丝的眼晴,望着黄灿灿的麦田那双贪婪的目光,飘着那骨瘦的身躯在麦田穿梭、忙碌的身影了……

但愿谷雨谷裕,谷欲仓丰,不再饥荒。谷雨了,让上苍不违农忙,天助农事,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吧……

24节气中谷雨的散文欣赏 篇2

又逢一年谷雨时,正值条山采茶季。

谷雨,一个散发着温润的诗意名字,濡湿在农谚上,轮回在季候里,芳菲在茶园中。有联曰:“诗写梅花月, 茶煎谷雨春。”民谚曰: “谷雨谷雨,采茶对雨。”明代深谙茶理的许次纾在所撰的《茶疏》中谈到了采茶的时节:“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这一点,对于北国的茶园来说,最为合适不过了。

细雨微风的日子,泗交河畔厚民茶园,漫眼的青山呈合围之势,绿波流转的小溪依山静淌,河沿的垂柳倒影波中,不时被涟漪搅醒;90%的森林覆盖率,完全有理由让我们的目光、心灵与肺腑在绿色中被濯亮。晨曦如同油彩的画笔,点红描紫,横泼竖染,造化着这梦幻般的北国高山茶园。北宋文学家范仲淹诗云:“轻雷何好事,惊起雨前芽。”静谧在茶园里的茶树,厚蓄了漫长冬季的营养,吮吸谷雨滋润,期待绽放一场春之花事,萌动的茶蕊依次苏醒,娇羞的茶瓣次第舒眉,宛若丛丛绿色的云朵,空气中也流淌着一股浓馥的生命气息……

湿漉漉的谷雨,翠绿绿的茶。从谷雨初萌的第一片芽叶始,我就试图跃上这“泗交绿”的叶尖尖,听飞鸟的吟唱,听茶树的长势,还有自己薄如蝉翼的呼吸和心跳,仿佛魂萦梦绕多年,又似猝不及防,我得以投身茶园的怀抱,眺望中条山复苏的铺天绿意,尽享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澄明芳香。那种茶的山坡,生长着一个国度的精神。那种茶的身影,是一个民族的写真。一片绿叶,仪态万方,从中华远古走来,从江南水乡走来,挟着仙风道骨,讲着神话故事,与丝绸古道相约,与翰墨书香为伴,是绿色的诗经楚辞,是飘香的唐诗宋词……

谁说山西不产茶,中条深山绽奇葩!厚民晋茶,泗交绿者,这“南茶北移”的娇儿,把思想植于北国高山砾壤,把眸子放进碧水溪河,把梦想长在云雾风中,芬芳着南国基因,蓬勃着山西性格,洋溢着中华气质。含英咀华,吐香蕴玉,与清泉飞瀑为伴,与松涛柏风为邻,没有人为的干扰,没有环境的污染,感受清新自然气息熏陶,被富含微量营养元素的泉水滋润,芽叶滋味醇厚回甘,香气弥久高远。这不是舜耕历山的勤劳在传承吗?这不是大禹寻茶解民毒的爱心在芬芳吗?这不是后稷教民稼穑的愿景在延伸吗?这不是嫘祖养蚕的故事在续写吗?这不是陆羽的《茶经》在山西的新版吗?

北国的春天姗姗来迟。海拔1000多米的中条山,终年云雾缭绕,茶区内升温迟缓。茶树们,非常沉得住气,须得过了谷雨才能采,且最好是在清晨的雾中采摘。“雨前雨后采茶忙,嫩绿新抽一寸香。”晨风柔柔的,采茶女,清纯的女子,头戴着青蓝色碎花头巾,在蜿蜒的山道上行走,如行云流水。她们挽着竹篮,轻盈而出,浅笑如花,远远望去,如同仙女下凡一般。风在山坡上奔跑,蝴蝶身边飞舞,一双双灵巧的双手,拨青弄翠,如小鸟在茶丛上雀跃,啄食着露珠和阳光。山泉流过她们的喉嗓,茶园飞出了歌声,如铃似玉的:“茶园的阿妹俏模样,十指尖尖采茶忙。引得蝴蝶翩翩飞,引得蜜蜂嗡嗡唱。引来了对面坡上一群羊,还有一个放牧的少年郎……”

“春歌何其甜,春茶何其香?彩云落玉枝,清溪饶山梁。谷雨柳丝长,茶娘上山岗。泗交绿茶茗,幽情寄茶庄。”突然内心涌出几句诗来,为自己的此行,更为这谷雨茶的幽香。谷雨茶,坊间也称之为谷雨尖,以其色泽、香气、口感,被视为茶中之珍品。最受品茗人追捧的便是谷雨茶独特的“旗枪”、“雀舌”了。一芽一叶的茶泡在杯中像展开的旌旗,被称之为“旗枪”;一芽两叶的则像鸟雀的舌头,故称之为“雀舌”。一位名叫阿尔贝蒂的西班牙诗人,第一次喝到了中国谷雨茶,青绿的茶水比他的爱情更加纯粹,甚至让他忘记了心爱的姑娘,这位诗人抬头望着西班牙的月亮,可是低头写下的却是这“旗枪”和“雀舌”了……

泡一壶谷雨尖,品一杯泗交绿,便可以尽揽春色,将万绿萌动的青山全身受用。新绿,嫩芽,在杯中舒展,炫舞,水乳交融,渐渐沉入杯底,一种熟炒板栗的清香扑鼻而来。闻之品之,宛若咀嚼佳蔬,味蕾润春。让你在瞬间体会到天地间刚刚苏醒的那份清明与和畅,如同重新回到山峦上、峰谷尖,回到一丛丛的茶树上,回到沾满露水的清晨,回到若有若无的薄雾里……茶之品、茶之性、茶之韵,尽在这谷雨茶中。突然想起一位懂茶人说过的一句话:“沉下去的,都是好茶!”那“旗枪”、那“雀舌”,通过采芽、杀青、揉捻、烘干、提毫等一系列的传统茶艺后,不知蕴涵了晋茶人多少情愫啊。叶短情长,中华风物的灵气,就这样迢递于上下五千年,绵延至华夏子孙的血管末梢了。我想起了渺远如神农,禅定如陆羽,潇洒如李白,清脱如东坡,高洁如易安,风流如唐寅,傲气如乾隆……那一位位茶人茗客了……

茶,嘉“木”者,以“锅炒杀青”,属“金”;煮茶用“火”;冲泡用“水”;以陶或瓷盛之,属“土”。一茶中“金木水火土”皆在,阴阳五行兼容。故饮谷雨茶,最能清火、避邪、明目,香而不浮,爽而不浊,能以茶驱腥气、以茶防病气、以茶养生气。《神农本草》中记载:“久服安心益气,轻身不老。”“谷雨品新茶,茗香诗意浓。”从古至今,诗人对其的褒扬多姿多彩,用春风之笔蘸着鲜艳茶露。宋·黄庭坚:“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元·元好问:“一瓯春露香能永,万里清风意已便。”明·文徵明:“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清·严虞惇:“谷雨新晴采露芽,清泉活火试瓯华。”清朝“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写到家乡的谷雨春茶:“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春到谷雨,喝茶养生正当时。与陆羽忘年交的释皎然在题为《饮茶歌诮崔石使君》的诗中写到:“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寰宇。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且饮一杯“泗交绿”吧!听着催生百谷、泽润大地的雨声,看茶烟聚散,细品心中的宁静致远。恰如当代作家苏叔阳所言:“饮一口这暖暖的谷雨茶,就像整个春天就在自己的身边,身体卸下了冬天所有的寒冷和沉重。”

24节气中谷雨的散文欣赏 篇3

那年的阳光已化作次年的谷雨,向大地献上温顺的贡品,祈求一个五谷丰登的偏仓。昔日的人事逸散成凡间的风尘,而记忆的门扉依旧年年年轻,哪怕某日天荒地老;岁月的尘埃曾真实的存在过,即使被生灭大化也抹不去时光残留的痕迹!

传说太多,也太粗糙。因困于命运的挣扎,纠缠不解在生死、黑白交替间无助徘徊,寻觅属于自己的出路。。。

想学屈原披发行吟辗转人世经历炼火千锤百煅,才捧出一颗朝露般的初心。想坚守住那信念,纵然带着沉甸厚重的面具!

思绪在山涧、在水滨、在旷野、在荒滩;在时与空的阡陌交错里孤单游荡,没有归宿感的我仍旧固执倔强,等待着那个冥冥中可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她出现。。。

我追着风,且行且吟:请问何处是那已成前尘的脚踪所向?何处能容我这孤单过客?不是归人,何时才能了无牵挂的去远行?谁能给我温暖以慰藉受伤沉寂的心?没人懂我?懂又如何?!

渺小如我不配拥有所谓的幸福,其实我很幸福的,只是太念旧、太贪恋,心还有奢望!

大化无言,只想借朱砂御笔,点一枚亘古仅存的落日!

夕照里,天际那一身足以迎战一切的清白,回答我无法自圆其说的追问。

而是不是,是不是今夜的下弦曾是十五的圆月?只是谷雨的雨掩盖了我喜欢的残月。眼前的桑田是不是很久以前的沧海?在这样的夜色里思考,传说每一只蝴蝶都是一朵花凋谢后的灵魂,飞回来找它的前世!而折翼如我,还能不能飞过沧海去追寻?云南、漓江、蝴蝶泉,会圆梦吗?

是不是来自于尘的终归于土?情始于浓的终将转薄?

暮然想起千年流传的双生神话,盼到今生才有相聚,为何不能同羽同翼?

为何一脉脐血佚成割席裂帛的流离?

为何天能长地能久,人间情谊却离了又聚,聚了又散?

当明朝那缕阳光从地底升起,所有的前尘往事,所有的爱恨情仇都灰飞烟灭,所有因伤害而流的鲜血都融入春泥,孕育来世的杜鹃,声声呼唤,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就这样把一款款道义还给斑驳的书卷;把一身高傲的伤痕还给验尸的风雨,因为昔日已不可逆转的逝去。。。再把一世双生的传说交付给烟草凄迷的心冢!

想把所有的爱恨纠缠,恩仇负歉,就这样双手归还而去就这样在夜色里永久沉睡,只是“求死不是勇者的行为,真正的难事,反而是活着,直面担当生命中的任何坎坷灾难”这话一直铭记在心里。脆弱的生命不仅仅属于我,背负太多期许、还有未了承诺、心愿。。。

假如我想纪念你,并追悼自己逝去的过往又该如何?

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现在于我来说能做的只是积聚力量,期待下次聚首,那时我不会太狼狈吧?

24节气中谷雨的散文欣赏 篇4

本来举杯邀月这只是文人的雅兴,秋高气爽,月色分外光明,更觉得有意思,特别定这日为佳节,若在民间不见得有多大兴味,大抵就是算帐要紧,月饼尚在其次。我回想乡间一般对于月亮的意见,觉得这与文人学者的颇不相同。普通称月曰月亮婆婆,中秋供素月饼水果及老南瓜,又凉水一碗,妇孺拜毕,以指蘸水涂目,祝曰眼目清凉。……中秋的意义,在我个人看来,吃月饼之重要殆过于看月亮,而还帐又过于吃月饼,然则我诚犹未免为乡人也。

诸位要问我为什么特别介绍今夜月,我大略的可以告诉你们的。我不单为今天是兔儿爷的生日,不单为今天的月球与地球最近,我为的是从我们的远祖起,每年在这一日留下些特别的感情,造成不可磨灭的事实。数千年来古人所瞻望所歌咏的就是这个月,而且这寒热得宜,桂子香飘的时节看这圆月,不是昨天或明天的所能比,也不是上月和下月的所能比的。

24节气中谷雨的散文欣赏 篇5

清明的雨一起,伴着雨声淅沥,我就想起了你,就连我自己都有点怀疑这个时节是否适宜。但你毕竟是屈原啊,端午节家家食粽,那是大家在以自己的方式纪念你。这个清明,我看着窗外绵延细雨,都在空中拥着最哀婉的姿态,想着此刻的汨罗江接着清明的雨融入了岩石深处,没入了地脉,灌溉了万千的中华文明。我决定用我自己的方式祭奠你。

知道你之前,先知道李白,伴着“床前明月光”的朗朗书声,慢慢接触到他的文章,那一支生花妙笔,曾满足了我所以对于诗人的惊叹,“心酣笔落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我以为再没有这样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了,却不想在横亘更长的时光里,你早李白一千年就已经想象“帝子降兮”了,湘君之情痴,云中君之神秘,东皇太一之尊贵,都是你笔下刻画鲜明的神仙人物。“香草美人”又是你开创的又一形象,吟唱在江边恍若天人的美人配以香草,踽踽独行洒落芬芳,其中留与的哀伤又有多少人懂!你与李白不同,美人迟暮岁月老,你的作品裹挟无限的忧与爱,内心思虑良多,注定无法汹涌澎湃起来。黄河之水成就了李白,斗酒诗篇是挥洒不尽的豪情。而你却对祖国倾泻了数不尽的忧思,我想着你独在汨罗江边的身影,竟分不清是汨罗江成就了你,还是你成就了汨罗江。

自古都有文人雅士饮一掬汨罗江水,尝一尝你饱含深情的呼唤,你也该心存慰藉了吧。“照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是你心灵纯洁的写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你对真理的追求。几人能如此深刻的影响着这个古老的民族,但你都做到了,无论是从思想上影响人,亦是在灵魂上塑造人,还是在文化上改变人。渔夫曾问你何不掘泥扬波,你用纵身一跃回答了他。你为了自己爱的国家而死,而你的死更是勾勒出了炎黄子孙丹心向国,不畏生死的剪影,容不得半丝怠慢。举世皆浊,众人皆醉并不能成为理由。幸好,不论汨罗江流经多少地方,你的爱最终走向了这片古老的土地。夸父逐日之后生桃林,你的拳拳之心也如桃林般荫蔽了无数中华儿女的勇气,他们舍生忘死所向无前的时候,汨罗江也一定包含了他们的血与泪。清明的雨浇灌了埋藏着像你一样的英魂所在的土地,也落入了汨罗江的水域,带去了我们对你的哀思。我们知道你仍在那里,高冠汲汲香草在身。

24节气中谷雨的散文欣赏 篇6

临近清明,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去烈士陵园扫墓,下午,我们手拿小白花,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向烈士陵园。

大约步行了二十分钟,便到达了目的地。我们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在烈士陵园里宽阔的道路上。来到一个巨大的碑下,我们停止了脚步,举目望去,碑上写着永垂不朽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碑下,一个洁白的花圈静静地躺在上面,那两根漫天飞舞的布条像眼泪似的在为英雄们感到悲伤,旁边郁郁葱葱的几棵大树发出沙沙的响声,似乎也在为烈士们哭泣。正当我们满怀悲伤情绪为烈士们叹息时,少先队员代表朗读了为烈士们精心准备的悼辞的声音传到了我们耳边,他们声情并茂的朗诵使我们原本沉重的心情又抹了一层悲痛。

请全体同学为烈士们默哀一分钟!随着大队长的这句话,我们都低下了头,一分钟过后我们又抬起了头。请各班同学为革命烈士献花!一曲铿锵有力的《歌唱祖国》突然响起。我的心不由一震:没有烈士们,怎能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没有烈士们,五星红旗怎能那么鲜艳?我们一定要好好感激烈士们!于是,我郑重地将手中的小白花献给了烈士们。此时此刻的小白花不仅代表了我们对革命烈士的敬意和感激,而且还表示出我们会好好学习,继承革命先烈乐于奉献的光荣传统!

祭奠仪式结束了,我们又在公园里玩了一会儿,我躺在一块大石头上想: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而我们却不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整天做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而且还时不时地惹长辈生气,我们实在太不应该了排队了!一声叫喊打破了我的思绪,我立刻爬起来,跟着队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烈士陵园。

长眠于地下的英雄们,请你们放心!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一定会接下你们手中的火炬,好好学习,回报社会。共同保卫我们的祖国!

24节气中谷雨的散文欣赏 篇7

立秋有些时日了吧,还一直没有秋高气爽的感觉,到是连天的阴雨平添了许多绵延的愁绪。今儿,天猛的放晴了,傍晚过后弦月半弯,和着一阵阵的桂花香味,挽着关于中秋的情怀让思绪从那些天的雨中开脱出来,转身走入有关月的情境。每到这个时节,都会不免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诗人一生坎坷、仕途不畅,而这首千古绝唱另多少后人在无数个月圆月缺的日子吟咏,也用这种方式把诗人祭奠。天上的月儿,圆缺有时。地上的红尘,也在悲欢离合中往复。诗人亦如此,诗意自酣畅。“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诗人应该没有料到,醉书至兄,竟成为后世对情意的不朽思念。

中秋就是让人心生思念的吧,否则它又怎么会中居古代历法中的孟、仲、季三部分呢,它似乎在顾盼,也是在等待,等待回归的圆满。这个时节,人们总是让思念越来越浓,路途的旅人,他乡的游子,无论学业是否有成,仕途是否有望,都怀着一颗同样的归心,在月圆时,与亲人举杯望月。所以在古代,当归乡的路遥不可及时,有泛舟浅唱,有对酒当歌,都是发泄这一腔情愫吧,都付于月,在这中秋。

愈是月满西窗,愈是留恋诗词之美。正如李白可以豪放尽释,举头一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想必没有科学考证的年代,自然的景象,宇宙的神奇会更加赋予玄妙与美。有时,神秘便是美。其实,更美的是诗人的情怀,洒脱与不羁总可以超然物外,另现代人所不及。如清月,浩浩高空,灵心自居。只是未知这人间恰逢中秋时节,可否真有一缕香,直入月宫?是否真有一份情,能让月辉带露?好在,现代的我们有了古人未曾听闻的高科技设备,可以让思念越来越短,可以让团聚越来越多。

满是桂花香氛的长街,人们甜蜜的品着中秋,说着团聚,秋的果实坠满枝头。所有的团聚都让人心生温暖,团聚是情感的拟补,是亲情的融汇。总是感觉中秋是可以把友情暂时搁置的,而让终日因忙碌而疏忽的亲情尽可以在团聚的酒杯里沉醉,虽然没有诗词之唯美,然却伸手可触。今夜,月儿未到正圆时,但也无需像古人一样,把思念变成痛,浸成诗。只需轻抬你的脚步,把快乐的心带回家。

24节气中谷雨的散文欣赏 篇8

心如梦般的漂泊,情如过眼的云烟,当炎热还未曾完全退去的时候,金桂却已飘香,

明月悄悄丰腴。独在异乡的星空下,久远的深情如潮而至,点点,都是故乡的回忆,滴滴,都是思念亲人的泪水。

路远,双脚踏不上归乡的路途,一颗心却早已飞到父母双亲的身旁。爹呵,您那蹒跚的脚步,踩踏在儿的思念里步步成痛!娘呵,您那满头的白发,丝丝牵扯着儿每一个不能入眠的夜晚!多年的漂泊,儿与双亲月圆人不圆,总是隔着千重云,万座山,总是在这个中秋的日子,儿在明月下泪水成行。

堆积的思念在冰冷的城市一角寂寥的游离,丝丝缕缕放飞在落日的黄昏,那温暖的夕阳,是母亲柔和的脸庞。晚空中一轮中秋的佳月遥挂,夜风轻拂,像是一曲思念的音符,弹奏着牵挂,慰藉飘零在异乡的魂梦。朦胧的记起儿时的情景,那些个再也寻找不回的快乐中秋,没有精美的月饼,没有丰盛的晚宴,没有如此多愁的感悟,然而,却有乐趣却有幸福却有满足的笑容挂在母亲甜蜜的脸上。那些温馨的场景仿佛还在昨日,岁月却将当年那个青涩的孩童推上了中年的不惑舞台,将那曾经年富力强的父亲折弯了腰,将那满头青丝的娘亲染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

回头再望来时路,故乡的记忆依然如此清晰,即便许多地方已改变了太多,但还能记得当初的景物,一座石桥,一条小河,一棵挂满了金黄色果子的银杏树,一轮干净明亮的中秋月。当时的天真烂漫,与兄弟姐妹围坐在中秋月下,听父亲打着蒲扇,喝着粗茶,吸着旱烟讲过关于月亮里住着寂寞嫦娥的故事,当时母亲在月下一脸幸福的样子,不时将针在发间擦抹缝补着衣裳,闭上眼睛,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而今,一切不复重来。天真烂漫的我离开家乡,拖着疲惫的身子漂泊在别人的城市,走过春夏走过秋冬,异地谋生的艰辛早已腐蚀了游子的身心,月光拉长了孤独,彷徨的的背影。情路几多坎坷,与那些曾经认为可以相伴一生的女子,或错过失之交背或无缘曲终人散或缘尽劳燕分飞,只剩下一颗千疮百孔的心不知如何缝补。思念却还在月下集结,可那些花儿早已枯萎,那些人茫茫不知消失于何处。一直甚小卑微的关闭着情感大门,不敢轻易地去碰撞,深怕自己再度落入红尘劫数,昏沉间不知春花秋月几许,待到中秋月儿再度圆时,才意识到自己形单影只,微风带着一丝寒意走过我身,像是一曲寂寞的悲歌。

已过古稀之年的父亲身子一度再度弯坨,他已不再给他的孙子讲月中嫦娥,更多的是感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深的领悟古人不知今时月,今时明月照古人。或许父亲已知天命,早早为自己为母亲做好了棺木,余下的时间,静静地安享。

母亲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她的丈夫与孩子,每天都与锅盆碗筷打交道,五十年来未曾改变过。母亲再也不需缝补衣裳了,她的眼睛已渐渐模糊,每天守着小店,总是有意无意要走到门外眺望路口,看看她远在他乡的儿子是否已归来,是否带着她的儿媳出现在她模糊的视线。

电话里,母亲苍老的声音在说中秋又到了,月亮又圆了,儿啊,你是不是该回家了。顷刻间,我泪如雨下,娘啊,儿太不孝了!都说父母在不远游,儿却那么多年来,圆不了您的一个卑微的梦想,不但不能膝前尽孝,还让您无时无刻不在为儿担忧。您说月亮年年都圆,为何儿的终身却依然缺着,难不成您弥留之际还看不到儿花好月圆?儿无言以对,心却如刀割,娘啊,儿如何才能以寸草之心报得你三春之晖?

尽管一路的凄风冷雨,我却从不畏惧,尽管身心疲惫,我却从不倦怠,因为我清醒的意识到,自己就是浮萍,只能随水而漂,自己就是过了河的卒子,只能前冲没有后路。亏欠双亲的同时,我感觉自己还是幸福的,比起那些经历了与父母亲人生死之别的人,我何其幸栽?至少我的父母还活着,至少我至亲的人都还健在,至少我回家还有爹娘可唤还有兄弟可聚。不惑之年,此等幸福,还有何求?

月到中秋,万家团圆,而我想要回家只能成为一种奢望。好在中秋过后,年关将至,那必将是我的归期。今夜月圆人难圆,不安之心,思念更甚,唯只有借这头上明月,遥寄亲人安康。

24节气中谷雨的散文欣赏 篇9

往年,到了冬至这一天,老母亲就会对我说——冬至节一过,日子就一天比一天长一根线了。我就会问她为啥子。她说这个你都不晓得哦,冬至节一过,太阳就要走回头路了。这个应该是不错,尽管没有书面的解释准确,但我还是愿意听老母亲这样子重复的一年一年的讲。

对于冬至节得玄妙,在易经里面就可以找到答案。代表冬至节的是《地雷复》卦。卦象的意思就是一阳复始。阳气逐渐上升,天气渐渐变暖。然后卦爻全部反过来的时候,就是乾宫里的第二卦《天风姤》,这就预示着一阴开始了,而《姤》卦恰好代表着夏至这个节。也是表示极热的夏天到了极致,物极必返。阴气由此而生,慢慢地季节将向着秋天推进。这自然界奇妙的现象,却是蕴含了盛极而衰,衰极而盛的哲理和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对于冬至节的记忆是从何时就有的。我推测该是从老母亲那儿知道的。

老母亲是个农民,关于农事的二十四节气那是相当的熟悉。随时就能诵出来。还带顺口溜。啥时节干啥农活,下种,收割都不是事。就像独眼龙看告示,一目了然。

至于冬至节是不是像书上说的吃羊肉,我是没印象了。在我的记忆里,那时候的农村能吃上猪肉都很不错了。且那时老家根本没人喂羊。不过吃狗肉倒是有的。这个冬至节吃狗肉一说好像跟那个刘邦有关系,说是他的一个将领在冬至这天给他炖了一锅狗肉,大叫味道鲜美。后来就有了这个习惯。反正这些都是传说,不可全信。

文章本来早几天就打算写的。但是不知道为何,任我搜刮枯肠,也还是呕不出几句像样的句子。无奈之下也只好作罢。

在我的印象里,老家是不怎么重视这个冬至节的。但是我始终想知道,这个节日到底怎么来的。于是上网一查。结果故事还不少。下面节录如下: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先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对于这个伟大的节日,当然也少不了伟大的文人骚客们的咏叹。其中诗词就有不少。翻阅众多,最后还是最喜白居易的一首《邯郸冬至夜思家》。他在诗中这样写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读者这样的句子,想着诗人当时的心境,心里也是有些戚戚然。但是与之不同的倒是白居易当时是在任上,作官。而我却是一个流浪在外的打工老仔。

想来举家在外几年,不曾回家看望老父老母。前几天还在电话里提到冬至节快到了,要注意莫感冒了。这不一晃眼就过去了。唉!只是不知道没有儿子在身边的老母亲还会不会念叨——冬至节一过,日子就一天比一天长了一根线。

24节气中谷雨的散文欣赏 篇10

紫薇花开时,恰逢七夕。看窗外那满眼的桃红粉白,我知道,紫薇花开,秋已来了。

许久未曾回家,在世界的那端过着隐者的日子。每天可以走走停停在各个角落,听听鸟儿唱歌儿,看看蚂蚁上树。日子就这样一天天闲闲淡淡的过着,不紧也不慢。

天热,束起马尾,头发太长也成了这夏日的负累。穿上麻质长衫,既是上衣也是裙子,省心也省力。

三郎笑我如仙人掌样的女子,扔在沙漠里也是能活下来的,我淡淡作答,那你把我扔沙漠中试试?

虽然 外表时尚,看来外表坚强,其实内心不堪一击。这就是我,别人眼中如仙人掌般野葵样的女子。

在公园里,有摇滚乐队唱着不知名的英文歌儿,很震撼,停下脚步,静静的欣赏。想冲到前面,如年轻时那样的热爱着摇滚,好想大声唱,借以渲泄心中的狂放。

你可曾知道,我还是年轻时的样子。只是,心里落泪,眼睛不再潮湿。如人海茫茫相遇时,我会笑着与你擦肩而过。你不会知道,为了这一个镜头,我一个人演练了千遍,万遍。

尽量不去想念,想念会生出绵绵的牵挂,会想家,会想亲人,也会想起你。学着遗忘,不知是谁说过善于遗忘的人最快乐。从现在每时,每刻,努力的忘记,关于你,关于我…

街角,有流浪画家作画,有行人蹲下来,默默等他画一张素描。我也蹲下,读他那满脸的沧桑,看他作画的神情,知他是幸福的。画好,付些许的银钱,接过画时也送给彼此的祝福 。画中的女子,极美,但没有蒙娜丽莎那迷人的笑容。

还是会 喜跳舞,这几日穿梭在几个舞团里,学着当地最有特色的舞蹈,仿佛年轻了不少。不记得自己的年纪,只记得永远二十岁。

夜深,入梦。梦里紫薇花开了,我站在窗外,贪婪的数着花开。是想家了么?大约是罢。

从冬到春,从春到夏,我日日站在窗口,望着窗外。守护着这株紫薇,如守护你。

也许是前世来生,也许只是个梦境。你说等到紫薇花开时,会从遥遥的地方来看我。我竟傻傻的等,从夏到了秋,从秋又到冬。而你,还是没有来。

就这样,窗外的紫薇从花开到荼糜,却没等到你来。

远处,传来悠长的歌声。如果你打马从我门前而过,你会看见我站在树下,寂静,欢喜。

24节气中谷雨的散文欣赏 篇11

我,一个学子。记得从上高中起就没有和家人一起共度中秋节啦!至今已八载之久,人的一生能有几个八年。上高中时学校为求得升学率,跟本就不放假,更何况那时整天也只顾忙着学习,其他的也无所顾及。上大学了吧!学校是按国家法定节假日放假了,可现在远在千里之外,三两天的假期一来一回在路上全耽搁了。现在即将毕业了,又该为前程而东奔西走,为事业而忙碌。人,什么时候才能忙到头呢?

是的,现在通信发达了,可以和父母亲人常常通通电话。靠无线电波真的能代替常回家看看和他们在一起吃顿家常便饭吗?一样的吗?每次和父母通电话,他们都是套路似的那么几句话:"天冷多加衣。还有钱吗,不够用说一声。在外要吃好,别省钱。家里没什么事,别担心,好好学习......"这些话说完后几乎就要挂电话了。你如果说的时间长一些,他们准会说:"没什么事,就挂了吧,别浪费话费啦"。每次打过电话,我心里都有说不清的滋味!

我的父母所表达的亲情都是淡淡的。相比在电话里他们会在我在他们身边时说的更多,我知道他们更愿孩子们在他们身边。天下父母同心,所以当我们能回家时就常回家看看,不能回家时就往家里通个电话,虽然它不能带给他们更多的快乐,有聊胜于无吧!因为身为父母的他们,并不期望他们的儿女能取得多大成就,做出多大骄人的业绩,他们只期望儿女们能健康、快乐、幸福!

又是一个中秋来了,所有的儿女们请停下手中的工作,回家和亲人团聚,至少也要打个电话问声好。年逝,父母易老,请珍惜现在!趁父母健在,尽份孝心,莫待错过了空留遗憾。我代表所有的游子向天下父母献上一份祝福,愿他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24节气中谷雨的散文欣赏 篇12

今天又是“五一”劳动节了。现在正是“五一节”的第一天,也就是五月一日。此时是十点过六分,窗外湿淋淋的,正飘着毛毛细雨。

五一节劳动节,劳动节是劳动人民的节日。国家规定,今天放假。从去年开始,取消了“五一”长假。

前段时间,好多地方,好多人主张恢复“五一”黄金周,广东还出台了方案,后来国务院下来通知,“五一”黄金周成了泡影。

其实,恢复“五一”黄金周也没有必要。倒是有好多的人,希望设立“端午”黄金周。因为,端午是我们的传统节日,民间普遍过节,有着爱国的特定意义。如果设立“端午黄金周”就非常有的意义了。

从去年起,也就是20xx年起,国家把端午、清明、中秋确定为节日并规定了放假,从而,肯定了我国的民间传统的节日。这是把国家的意志吻合于民意的体现。

多年来,对于节假日:过年、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国家尽管设有明文规定承认,除过年改为春节承认外。尽管这样,中国老百姓仍然自己要在这个时间庆祝自己的节日。元旦、五一、十一等,尽管是国家的意志,但是,中国的老百姓的民间,这些节日仍然十分冷淡。可以说,没有几个老百姓把阳历年、五一节、国庆节当做重要的节日,没有几个老百姓过这些节日,没有几个老百姓庆祝这些节日。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就不同了,老百姓把这作为自己的节日。年过就更不用说了,是普天下同庆。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在我们的乡下看不到一点节日的影子:人们照样与平常一样,该做什么做什么,该忙什么忙什么。劳动节对于农村劳动的人来说,对于乡下农民来说,他们仿佛没有一点感觉。对于城市的人来说,我想,一定不会是这样的吧?

昨天,我们专门去老家看望了八十四岁的母亲。母亲是一个劳动者,一生务农种地。在五一劳动节前去看她,不是我的有意安排,我根本没有想到要把母亲这个普通劳动与五一劳动节联系在一块。

母亲回老家去两个多月了。前几天,侄儿打电话来说:“祖母的腰杆痛,端水扭着了。”昨天进城有一点事,加上女儿也回来了,就这样我们奏巧成了一次专门去看望母亲的事,专门开了车一个,一行五人。

回到家里,看到我们,母亲自然很高兴,看到母亲好转的身体,我们也高兴多了。听哥哥说:母亲念了几次了,说我还没有去看她。

母亲一身劳动种地,今年已经八十四岁的人了,许多事仍然自己去做,前两年还上坡弄柴。但是,她一生没有享受过“五一”劳动节的假日的滋味。我也没有而且不想告诉她什么叫五一劳动节。

“五一”劳动节,应该是劳动者的节日。国家设这个节日,也许是为了维护和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吧。但愿这个意义真正得以实现。

24节气中谷雨的散文欣赏 篇13

曾经是父辈们浴血奋战后的节日.

也曾经是我辈们继承发扬后的节日.

有过父辈们的艰苦卓绝......也有过我辈们的血色浪漫......

这个曾经令人魂牵梦绕的节日,在我心中已经渐渐淡漠......

那是因为我们的父辈们一位位远去......,我辈中人也一个个脱下军衣.....

但我们的血脉中依然流淌着军人的忠诚与热忱,依然保留着对军旅对军魂的眷恋和敬意!

在此,向我们的前辈们行一个军礼,祝愿他们健康长寿!

向同辈们行一个军礼,祝他们继往开来!

向晚辈们行一个军礼,愿子继父业,后继有人!

当兵无悔

军旅生活,没经过历练就不知其艰辛;

军人经历,没经过体验就不知其快乐;

军歌嘹亮,没有唱过就不知其激昂;

战友情深,不曾拥有就不知其纯粹!

这是我的同学,战友在我们的校友录里写下的感受,很精辟!我为之喝彩!

每一个当过兵的人都切身感受过军旅生活的枯燥和艰辛.叠成豆腐块儿的军被,闻号声起床,听号音熄灯,生活与训练的三点一线,训练场上的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灯红酒绿,没有霓虹闪烁.但在这枯燥与艰辛中,军人收获着快乐.严格的纪律约束,训练了军人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艰苦的军事训练,培养了军人坚韧刚毅的性格.军人以苦为荣,军人以苦为乐.

每一个当过兵的人都深知军人的使命,他肩负着保卫国家的重任,他心系人民群众的安危.无论是当年战火硝烟中,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的浴血奋战,还是和平年代面对非典,面对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抢险救灾,军人永远冲锋在前,用血肉之躯筑成不朽的防线.

每一个当过兵的人从穿上军装那一天起,就把生命交给了党和国家,随时准备牺牲自己.在我军绿色长城的行列里,有无数为国捐躯的英灵,他们当中有将军,有士兵,他们的英雄气概,象苍松翠柏,万古长青!在他们倒下去的地方,又站起一排排绿色身影.

每一个当过兵的人都十分珍惜战友之情,朝夕相处,同甘共苦,

胜过手足亲情.无论你走到天涯海角,都会寻觅到战友的身影,无论你遇到何等困境,身边都会有战友的真情.这种友情,没有名利之争,没有尔虞我诈,只有浓浓的心与心的交融.真真的战友情,纯纯的战友情.

每一个当过兵的人都非常怀念当兵的岁月,当兵的历史会影响他的一生.但每一个当过兵的人,一定会自豪地告诉你: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后悔!

祝所有的军人 八一建军节快乐!

祝所有曾经当过兵的战友们 八一建军节快乐!

24节气中谷雨的散文欣赏 篇14

终于又到了中秋,今年的中秋又和往年的中秋有什么不同呢?对于我来说,还真是没有多大的不同;只不过是在人生中又增加了一份或许值得回忆和留恋的经历罢了。

又是一年中秋月圆时,我在异乡遥望故乡的天空,遥望那一轮明月。

中秋之夜,坐在窗前,等待那一轮明月;人们常说“月到中秋分外明”,这话果然不错,月亮从东方天边悄悄地露出笑脸,在幽蓝的天幕中,如玉如盘;仰望天空,月光轻柔的洒向人间;月光映着一层层,一缕缕薄翼般的轻云,美妙极了!

夜空里大多的星星在明亮的月光下已经羞涩的闭上了眼睛,只有几个调皮的小星星在遥远的天际还眨着眼;一轮满月微笑着注视着人间,她的笑容是那么温和,那么祥瑞;大地好像一个熟睡的宝宝。

月,最是那一轮明月扰人心;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这一轮明月高歌,惆怅和憧憬!“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而东坡的《水调歌头》更是脍炙人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以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无怪乎《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此时,又一年的八月十五;无论身处何处,每当中秋月圆之时,每个人的心中最牵挂的就是那个家!

中秋的月亮,尽情的挥洒着银色的月光;你看月亮静静地凝视着我的张望;多少个中秋之夜,我只能与月影为伴,望月兴叹。举目思亲,心中泛着一股无比的孤独感。那份寂寞,那份心酸,就在这皎洁的月亮之下,一个人慢慢地咀嚼。如今,我望着明亮的秋月,看着淡蓝的夜空,却散落了一地的惆怅;曾经的月亮,曾经是那么的皎洁,那么的纯净,那么尽情的把月光洒给大地。可如今,是否也跟从前的一样吗?脑海中浮现出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亲人,好友;今夜,你们在哪里?是否跟家人欢聚在一起?

故乡的明月,在脑海里却是那样的清晰......

往事如风,转眼间,我们都在长大;那些曾经的很熟悉的东西虽然在心里,但已经变得模糊了;曾经渴望过的中秋节已变得不怎么想过了;儿时的中秋就是那圆圆的月饼,还记得住儿时的光景。一到葡萄熟了,一到秋叶落下,儿时的我就想起了甜甜的月饼。月亮刚刚挂起来,我们兄弟两个就迫不及待地吵着要吃月饼,欢笑声中,爸爸在葡萄架下摆好小桌,桌上一个大盘子里放了梦寐以求的月饼,妈妈幸福地为我们分着月饼,一人一个。 “我的甜!”,“我的更甜!”。月亮也仿佛听懂了我们的笑声,浅浅地挂在天上笑着。

小时候不懂什么叫团圆,中秋的晚饭也是心不在焉草草了事,唯独吃月饼对我们来说是件大事!看着月亮奶奶会给我们讲中秋的来历,告诉我们中秋的传统,但最吸引我们的就是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吴刚伐桂的故事。我不是似懂非懂,而是完全不懂,因为我只顾着吃我喜欢的月饼了。小时候,我喜欢中秋,但与月亮无关、与传说无关,只与月饼有关。

而如今坐在窗前,点上一支烟,吐出一个个圆圆的烟圈;在烟圈里看着月亮,那淡淡的烟雾缠绕住过往的记忆;中秋的月光总让人把思念寄予心上,那美丽的嫦娥,娇小的月兔还有那芬芳的桂花树依然在那独自守望;秋风阵阵吹过,带着些许的惆怅;我突然想起,我已经好多年没有回家过中秋了,我们长大了,童趣收藏了,却在怀念那一份轻松快乐。偶尔看着与当年的我们一样大的孩童,会情不自禁的想起,想起这样大的时候,我们也是如此的玩乐;那儿时的记忆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里,带着深深的留恋。

望着秋月,很想,看那星空一轮明月,洒下满盘清辉;很想,看那月宫俏丽身影,葡萄架下细听美丽传说;望着秋月,剪一丝朦胧的惆怅,拾一缕淡淡的忧伤;让缠绵许久的情感在静静地月圆之夜慢慢延长。望着秋月,一份牵挂,一段相思;月挂中天,说不尽人间喜怒哀乐,道不明悲欢离合。

秋风习习,敲打着尘封的门扣;中秋月圆,又是一个美好的时候,但愿将快乐凝聚成祈祷,让倾泻一地的月光温情的送去我的祝福:中秋快乐!

24节气中谷雨的散文欣赏 篇15

中秋节在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它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因为它在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称为“中秋”。这一天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象征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

我国很早就有中秋的记载,一直到了唐代,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那时候,描写中秋节的诗词和传说非常多,我记得宋朝大诗人——苏轼写过一首诗,叫《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看,诗人把中秋的月亮比作玉盘,是不是特别形象呢?

我国不同地方庆祝中秋节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蒙古族爱玩“追月”的游戏,西藏的习俗是“寻月”,傣族的习俗是“拜月”,而我们广州的习俗是“树中秋”。

就拿我们家来说吧,最开心的当然是在晚上。全家人一起吃过晚饭后,就端出月饼,切开一起品尝。妈妈还捧出早就洗好的水果,有香蕉、葡萄、哈密瓜、西梅、樱桃、还有我最喜爱的柿子,五光十色的水果美丽极了,让人垂涎欲滴。到了再晚一些,我们还会吃一些小食,像炒田螺、小芋头、菱角、汤圆等。但我的心思早就不再这些美食上了,我总是惦记着跟小伙伴们的约定——一起去“树中秋”。我随便吃了几口小食,就提着灯笼,像兔子一样跑到大院里跟小伙伴玩游戏。妈妈说她小时候玩的灯笼是用纸和竹条扎成的,有水果的、鸟兽的、鱼虫的,里面点着蜡烛,用绳子系在竹竿上,将竹竿放在高处,所以叫“树中秋”。我们现在玩的灯笼先进多了,都是在商店里买的,电动的。虽然很方便,但却少了一种传统的味道。我们几个伙伴提着灯笼去“探险”,又玩捉迷藏,玩的兴高采烈,都忘了回家。玩累了,我们就坐在地上赏月。只见月亮时而含羞地躲在云层里,时而有大大方方地露出笑脸,跟我们的灯笼争相辉映,多美好的中秋夜啊!

我喜欢中秋节,因为它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24节气中谷雨的散文欣赏 篇16

村头大叔从不睁眼。那天他掐着指节,口吐真言:命犯桃花。从此,我不敢静静注视一朵桃花,它的纯净多情照得出我潜藏的暗。

杏太涩,李太酸。小时候惹我与弟妹垂涎的,最是桃果。

老屋前种有一株桃树,一株杏树。东风吹得杏花艳,等得满树一串一串的白,引我们欢喜,却是桃花要开。

难懂桃花的心事,做不成赏花爱花人。只喜桃花红艳得亮眼,一如隔壁阿姐摸我头时的笑脸。三月的阿姐,头上插一枝桃花,赤脚做农活,裤脚高高,上衣束腰。我们心里暗暗欣喜,仿佛闻到夏日里桃香的味道。

怀春的桃树娇贵。刀刻一道痕,就成一道难愈的伤。常年吐粘稠的汁液,细细滋养。如女人倾诉艰难抬手抹去的泪。这种晶莹而多弹性的体液,给我们很多喜悦,成为儿时的爱物。它如露珠晶亮而凝形,如滑脂柔软而粘物。采集它粘蜂蚁、甲虫,一粒粒润圆似琥珀般稀罕。

一树桃花一树梦。我们总挂牵它早日挂果。暮春桃瓣落,就急着踩落花去数孕成的幼桃,竟无半点伤悲!四月,隔壁阿姐远嫁山里,我们不记得她那天落泪的眼,只是高兴地比数着抢来的喜糖。夜晚,仍旧做甜甜的梦。

结果的桃树特别惹蚊虫。蚂蚁排着队伍上树下树忙碌,红头苍蝇喜在细长的桃叶上产卵拉屎。蚊虫厮混叶上,晒着暖暖的阳光。我们摘不得桃叶吹尖利的叶哨,看得直跺脚。对昆虫的爱憎即由此而生。

桃树不施肥,不洒药。开花多,挂果少。一场风雨,落果无数。看着地上萎谢的幼果,伤心得泪眼汪汪。小脚的奶奶紧紧搂住我,用方格子手帕揩我的眼,安慰道:乖,桃树公公留的桃,给我的大宝崽。

六月,熟透的桃高高挂在枝头,阳光照见白嫩水灵的皮上,长一层细细的绒毛。鼓胀的果实,着实诱惑一颗欣喜激动的心。感谢鸟雀的慈悯,树上尚留有十数颗熟桃。的几颗早有美食的虫子安家。我爬上虬枝,将它们一一采摘,与树下仰头欢跳的弟妹们分食。

裂口与虫蛀的桃,最甜。

每当怀抱自私与贪婪,面对一片桃花,细数悲喜计较与虫鸟争食的日子,感念曾经以生命的光华,明亮我的世界的人。心瞬间清明,一种感激夺眶而出。

既已命犯桃花,注定难逃罪罚。岁月,留给我一座空城。经年行路,风霜中最愧疚的竟是一株老桃树。几番清明回故里,与我缔结初梦的人早已儿女成行,最牵挂的人已作风中飘摇的垄头青草。只有三月的桃林接纳我,以如火的亮色,一朵朵细细烘暖我湿漉漉的魂灵。

谨以此文,怀念远隔的姐妹,怀念分别已久的奶奶。

24节气中谷雨的散文欣赏 篇17

时间如水,仿佛是转眼间, 春去了秋又来,一年的工夫就这样渐行渐远。大街小巷、店铺商场里,花团锦簇、琳琅满目的月饼,弥漫着浓浓的中秋味。尝试着购买多种月饼,水果的、蔬菜的、豆沙的、五仁的;袋装的、散装的、盒装的;红的、黄的、绿的、紫的……就是没吃出那月饼的滋味——

记得小时候,每逢中秋临近,各家各户各人都充满了向往和兴奋,尤其是忙坏了妈妈们。

首先,妈妈要早早收集晾晒盏花、葫芦花、玫瑰花、香豆叶,接着用石头“匠窝子”捣碎挞面,再托人从城里购买些红曲、姜黄。其次,在日常劳作间歇,在田间地头荒坡沙滩上,收集枯树枝烂树根、或挖或拔薅子、冰草、岌岌、艾杆子收工后背回家晒干了,或者在院墙外晾晒些牛粪块。蒸月饼比不得平常蒸干粮馍馍,必须有烧灶火的好燃料才行。

在临近中秋的前几天,妈妈将自家提前制作好的“糟子”用温水泡开了,调上浇头子,发酵了,每隔一两个小时再接续半碗干面,用适量温水搅匀成成糊状,连续接上十次左右,大概有半盆了。再按一碗面的标准加适量温水揉面,揉一次发酵两小时左右,连续揉个十次八次的,积少成多,满满两大盆,松软而劲道,用手一按扑哧扑哧的。

一大早,妈妈就和婶娘、奶奶忙起来。

首先要按照我家“八卦”蒸笼的大小、月饼的薄厚、颜料的品种,将发好的面均匀的揪成若干团。接着,一手揉一手团,揉搓十来个回合,光滑了、瓷实了、圆溜了,用手心按平;再用擀面杖一下一下推开成半公分厚、直径四十五公分大的一张面饼,将新榨的胡麻油均匀地涂抹一遍;黄澄澄的,清香扑鼻,再撒上姜黄,撒上白砂糖,撒上一层厚厚的白面;最后紧紧地卷成一卷压成一团;压实了,再擀成刚才的形状,再撒上一遍,这才是个名副其实的好底层,是最好吃的一层之一。

然后,如法炮制,擀上一层又一层,用备好的颜料撒上一层又一层,一层层撂成十公分厚。或剪开翻出五颜六色的“抓抓子”、或卷成卷拧成“马绊场”、或盖上顶层做成一色“蒸饼”。最后擀一个薄如纸的面皮儿将整块月饼完全包裹起来,双人四手抬到笼屉里,一笼屉只装一块月饼,一次蒸两笼屉或三笼屉或四笼屉。

这时,“坐卧”在灶台上的那口大铁锅里早已烧好了沸腾的开水,按顺序将笼屉次第撂在大锅上;再用干净的碎布片或其它什么软物,将锅沿、笼屉缝隙、锅盖缝等一切可能透气的地方都塞严实了;用枯树权、牛粪块等结实耐用的柴火一口气烧上半个钟头的旺火,防止“溜锅”。等锅盖上面热气腾飞好一阵子了就要暂时停入火;停顿一刻钟热气稍降,再用温火烧半小时。就这样烧四次,蒸两三个钟头,一大锅水也熬干散没了,月饼也就蒸好了。

那时候,为了蒸月饼,每年我都会向老师请假担任“烧火丫头”。

月饼蒸好后,要有两人三掀两翻整体端正放稳,用木制的“点朵子”沾上红颜料,在暄腾腾的白面上点上一朵朵红花,便有了色彩,晾上一个晚上,揭掉表皮,切成十五公分大小的方块,便可吃了。新鲜时香甜美味;晾干了酥脆可口,层层叠叠,肥而不腻,中秋后的日子就在这甜美中咀嚼着。

中秋月夜更值得一提。当皎洁的月亮爬过树梢立在屋顶时,深邃的天空澄澈透明,往日的繁星似有若无,亮汪汪的月光如水地洒落在农家宽敞的院落里,比白昼更亮堂。家家户户搬出自家方桌,端一块完整的、画着月亮的月饼,恭恭敬敬地供献在方桌中央,四周的拼盘里供奉上自家收获的水果或别的什么好吃的,叫“献月”。老人们还会讲“嫦娥”和“玉兔”的故事,举头望月,我总想从“玉盘”中看见正在舞蹈的嫦娥或玩耍的白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