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商务年中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精选5篇)

范本咖 人气:2.4W

市商务年中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篇1

20xx年,在省商务厅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市紧扣“破零倍增”,以“项目带动”为主线,以“湘博会”和“西部农博会”为平台,以“娄商返娄”、“流通再造”和“电子商务”为重点,全力推进招商求效、商贸提质、外贸增速和外经拓展等工作,全市商务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基本实现预期目标。

市商务年中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精选5篇)

一、20xx年工作总结

(一)指标完成情况(预估)

1-12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3.2亿美元,同比增长15.3%;内联引资38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3%。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16.6亿美元,同比增长11.5%。全市新增境外投资企业6家,中方投资额6265万美元;对外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额5863万美元,同比增长30%;完成营业额5303万美元,同比增长36%;外派劳务人数2161人,同比增长9%;月末在外劳务人数2900人,同比增长11%。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2亿元,同比增长12.8%。

(二)主要工作进展情况

1、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一是积极开展客商联络。先后接待了中国航天科技(35.280, -0.10, -0.28%)集团、广州建工集团、红星美凯龙、欧洲湖南商会、香港华盟教育基金会等50余批近300人次客商来娄考察。二是精心组织项目开发。编印了《20xx年娄底市重大招商项目解决方案》,开发重点招商项目99个,客商反响较好。三是认真组团参加活动。“沪洽周”期间由易鹏飞市长亲自带队考察拜访了上海城建集团、燎申集团等10余家企业,对接了一批项目,沪昆高铁站枢纽一体化和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2个项目参与省团签约,签约金额22.6亿元。厦门“投洽会”期间,我市与中国两岸电子商务协会、福建湖南商会、鸿星尔克实业等10余家企业和协会进行了项目撮合。四是务实承接产业转移。预计全年新签约承接产业转移项目61个,投资总额148亿元;建设标准厂房85.5万平方米,租赁48万平方米。先后在太原、宁波、“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开展小分队招商10余次。五是扎实做好项目履约工作。20xx年以来,我市在重大活动中共签约项目89个,目前已建成投产的17个,加速推进的53个,到位资金92.7亿元,投产开工率79%,20xx年“沪洽周”的两个省签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

2、对外贸易恢复性增长。20xx年,我市对外贸易终止了连续两年负增长局面,呈现2位数的增长态势,尤其是出口增速较快,且出口产品多样化。工作中,一是加强调研指导。年初深入县市区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深度调研,针对突出问题制定了相应解决方案。二是开展政策帮扶。大力宣讲政策,积极“架桥”服务,营造宽松便利外贸环境;将“破零倍增”目标分解到各个县市区,制定《外贸进出口考核奖励办法》,目前已有8家企业实现了外贸破零。三是强化培训服务。邀请省里专家对外贸企业进行全方位培训,积极推动“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农产品(12.610, -0.03, -0.24%)出口基地”等平台建设,湖南卓志公司今年已三度到我市就设立外贸综合服务平台进行了具体洽谈。四是积极鼓励引导。组织企业参加“加博会”、“东盟博览会”、“广交会”等境内外展销展会,支持企业发展加工贸易,鼓励服务出口,全年加工贸易额有望突破3000万美元;鼓励双峰农机、涟源煤机、新化电陶企业在海外设立批发展示中心,农机、煤机“4S”店,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3、外经合作加快拓展。湖南省第五届农业机械、矿山机械、电子陶瓷产品博览会于11月在娄举行,展会展出面积20xx0余平方米,设置标准展位580余个,有法国、西班牙、斯里兰卡等国内外的261家企业组团参展,参展产品近3500个,签订投资项目41个,总投资213.9亿元,签订贸易合同147个,贸易总金额36.46亿元,有来自五大洲、港澳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驻华使馆官员、跨国公司高管、商协会代表以及境内外客商近20xx人参会。大力推进非洲、北欧农业现代产业园等建设,目前北欧芬兰农业现代产业园已有4家企业建厂房,上生产线,并在国内设立了联络处。新化县对外劳务合作平台与全国各地劳务平台进行了联网,对外劳务输出更加规范。湖南湘江电力建设集团成为我市第一家对外承包工程企业。

4、商贸物流呈现新貌。一是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较快。4月份成立了娄底市电子商务协会,举办了首届电子商务高峰论坛;建成了娄底市正阳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已有32家企业入驻,目前正在动土兴建娄底市电商产业园;淘宝“特色中国·娄底馆”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二是行业管理措施有力。召开了20xx年全市典当行业工作会议,开展了对拍卖、典当企业非法集资清查行动;认真开展商贸企业帮扶工作,先后帮扶企业18家;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经常开展督查指导,并对进展缓慢的项目下发督查函。三是市场建设颇有成效。中心城区农贸市场顺利通过创国卫复检,省厅下达的13个城乡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全部完成;省厅核定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5个直营大店建设项目、1个乡镇集贸中心建设项目已全部完成验收工作;完成20家社区便利店建设任务,跨区域、反季节产品产销链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四是商贸物流建设项目扎实推进。40个商贸物流重点项目,总投资229.35亿元,年计划投资36.24亿元,全年有望超额完成投资40亿元,新世界(15.150, -0.06, -0.39%)建材城等4个项目即将竣工,服务外包电商大楼即将封顶。五是扎实开展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今年4月,获批全国试点后,我市迅速组建专门工作班子,拿出了专项经费,改造了办公场地,各项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二、20xx年工作计划

总体思路:持续实施“破零倍增”,内贸、外贸,内资、外资并举,修规划、建平台、引项目、拓市场,全面推进各项商务工作。

1、招商引资突出产业集聚。紧扣产业链招商,持续实施“娄商回娄”战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即招大引强、形成产业龙头,又招小引优,拉伸产业链头。进一步完善招商政策,修改优惠政策,调整考核管理办法;推进“两库”建设,“项目库”、“客商库”实现宏观动态管理,资源共享;抓实项目开发,完善审查机制,加大推介力度;开展务实招商,组织小分队招商;举办不锈钢、文印产业、旅游产业等专题招商活动。

2、对外贸易突出结构调。紧扣提质扩量,进一步调优外贸结构,扩大外贸总量,有效形成出口拉动作用。进一步完善实施外贸“破零倍增”计划;着力承接产业转移,引进外向型企业发展加工贸易;着力建设外贸服务平台,加强业务培训与市场拓展服务;着力完善关检服务,加快铁路口岸建设,提高货物的流转速度和通关效率;创造条件,大力培育出口基地和出口品牌。

3、外经合作突出总量提升。紧扣“走出去”战略,进一步转换思想观念,创优外经平台,逐步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扩大境外投资强力,提升市场经济外向度。建好外派劳务服务平台,扩大劳务输出;建好境外创业平台,推进北欧农业现代产业园等境外园区的建设与发展;组织企业走出去,兴建矿机、农机“4S”店;支持农机企业到东南亚、非洲设厂,拓展市场。

4、商贸流通突出项目建设。持续实施商贸物流发展“四年行动计划”,努力构建“一核心两区四结点”现代商贸流通格局,创新流通业态,推动社会消费。启动商贸物流规划编制,全面推进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持续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出台“扶企业、兴工贸”系列政策措施,抓实商贸物流中小企业帮扶;推进商贸物流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城乡农贸市场改造力度;搞好系列展会促销;建好“特色中国-娄底馆”;做好节假日促销活动,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三、建议和请求

1、请求支持娄底服务外包电商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市服务外包电商基地建设。近年来,我市将服务外包产业作为重点新兴产业来全力推进,先后出台了《娄底市人民政府关于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加工贸易及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6个文件。目前娄底城区依托信息技术开展服务业务的企业(年营业额200万元以上)约6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0家,20xx年总营业额达3亿元人民币,已初步形成影视后期制作、数据处理、软件开发、电信后台、国外地质找矿成矿研究、人防技防综合安保服务等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信息技术外包(ITO)企业群体。娄底市服务外包电商基地今年7月被认定为湖南省服务外包示范区,总投资4.5亿元,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建成后能容纳15000人就业,主要涉及IT产业、动漫和创意设计、电子商务等领域。整个基地预计于20xx年上半年全部竣工。因我市财力紧张,恳请省商务厅支持解决我市服务外包电商基地建设资金20xx万元,连续支持3年。

2、请求支持娄底会展经济发展,重点支持“湘博会”落户娄底。湖南省农业机械、矿山机械、电子陶瓷产品博览会已在我市成功举办五届,被列为商务部重点支持的湖南唯一省级经贸博览会,成为我省特色制造业对接东盟、扩大市场、展示形象的重要平台,但因我市缺乏专门的场所和经费,我市承办的“湘博会”离国家和省里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目前,我市已启动会展中心项目前期工作,恳请省商务厅支持解决会展发展经费500万元,以尽快推动项目建设,将“湘博会”办成真正的国际展会。

3、请求支持娄底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外贸出口基地建设。我市现有外贸备案企业近400家,而实际从事外贸业务的有实绩的企业仅50家左右。主要原因是企业缺乏外贸人才,有些企业规模小,外贸业务量不大,独立引进人才成本过高。我市急需建立一个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通关、商检等综合服务。恳请省商务厅支持我市搭建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另外,近年来涟源市农产品出口发展迅速,今年出口额预计达到4000万美元,20xx年将突破1亿美元,涟源市已申报了省级农产品出口基地;新化县的电子陶瓷产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已有40余年历史,具备一定的产业集聚度,且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较高,实际出口量较大。恳请省商务厅支持我市涟源的农产品出口基地、新化的电子陶瓷产品出口基地建设。

4、请求支持娄底商贸物流重点项目建设。请求省厅继续支持森泰再生资源加工交易产业园建设,该项目占地500亩,总投资3.6亿元人民币,目前已完成1万平米的主体厂房建设和部分机型设备安装,进入试营生产阶段,存在资金短缺、融资困难、优惠政策难以到位等困难。请求支持,淘宝-特色中国·娄底馆项目建设,该项目由娄底泰丰农副产品配送有限公司承建,目前已经完成了办公场地的装修,通过了淘宝运营服务商的资格认证,但招商、推广等工作进展较为缓慢。请求支持湖南比联科技“娄底购”项目建设,湖南比联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本土的电商企业,是娄底市电商协会会长单位,预计到20xx年底入驻商家超500家,产生交易5000万元,将大力带动娄底的传统商贸企业向电商转型升级,目前急需资金、政策等各方面支持。

市商务年中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篇2

20xx年,全市商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着力推进商务经济稳定增长、提质增效,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基本情况

(一)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

20xx年,全市引进项目249个,投资总额418.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65个,投资超10亿元项目9个。吸收外资方面,全市合同外资金额9.63亿美元,下降25.95%;实际吸收外资金额为8.79亿美元,增长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99个百分点。

(二)对外贸易稳定运行

全市进出口贸易总额1231.8亿元,下降1.6%,其中,出口954.7亿元,增长3%;进口277.1亿元,下降14.7 %。进出口、出口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3和2.2个百分点。

(三)社会消费稳定增长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2.31亿元,增长11.8%,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实现零售总额784.56亿元,增长11.8%;乡村实现零售总额247.75亿元,增长11.7%;限额以上实现零售总额375.03亿元,增长10.5%。

(四)口岸通关安全畅通

全市口岸进出口货物量574.73万吨,下降5.5%,其中,出口货物量325.77万吨、增长2.9%;进口货物量248.96万吨,下降14.5%。水运进出口集装箱71.67万标箱,增长1.8%。进出境旅客13.5万人次,增长13.2%。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产业研究,明确招商方向

贯彻实施“1+5”珠西行动计划和市委、市政府打造“五大千亿产业集群”的工作部署,积极开展产业研究,编制《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初步研究》、《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产业研究》、《新能源汽车项目分析》、《江门市整车及零部件招商路线》、《江门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招商战略路线图》等产业研究报告,明确产业招商主攻方向,锁定招商主要目标对象,提高招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主动出击,开展“敲门招商”

市主要领导率队先后赴北京、上海、香港、大连、沈阳、烟台、杭州、诸暨、苏州、柳州等国内城市,以及法国、西班牙、瑞士、德国、意大利和波兰等欧洲国家开展“敲门招商”,拜访了一大批央企、知名民企、世界500强和大型跨境企业,推动了一批项目落户。成功引进富华工程装备制造项目、得润电子鹤山工业园、广东海亮铜业有限公司、地尔汉宇新能源汽车高效电机项目、美心食品、百汇模具等投资超10亿元的制造业项目。与浪潮集团、新电信集团签订滨江大数据产业基地、台山云资源中心等5个战略合作协议,与西门子在20xx年广东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上签署合作备忘录,与中集集团签订深化合作备忘录,与nec信息系统(中国)有限公司签订建设智慧城市战略合作备忘录。

(三)创新招商平台,加强招商推介

举办以“珠西策源地·江门再出发”为主题的20xx年江门市引资引智创业创新推介会,签约合作项目209个,投资总额1475亿元;推出招商项目93个,投资总额1119亿元。在北京、杭州、法国巴黎、德国慕尼黑举办江门市投资环境推介会,联合香港投资推广署在中国台湾台中举办“香港﹒江门﹒台中交流会”。参加珠西装备制造业投资洽谈会,协助举办中位协“百联百城百用”走进江门北斗论坛、20xx第十四届香港珠三角工商界合作交流会等活动。

(四)加强服务企业,促进外贸稳增长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市安排9000多万元资金支持促进外贸稳增长和转型升级。市商务局联合相关部门在四市三区举办了6场商务政策宣讲会,吸引了近800家企业参加。加强分类指导,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各项扶持政策。20xx年,我市企业申报获得各项外贸扶持资金约1.8亿元。加强贸易推广。继续与香港贸易发展局合作,开展展览、杂志、网站和流动媒体“四合一”全效推广计划,组织 298家次企业参加了33场境内外展览会(不含广交会),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商务交流活动,引导企业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加强企业服务。制订《江门市外经贸重点企业联系工作方案》,建立异动数据报告制度,做好重点外贸企业的跟踪服务,重点监测大宗商品和原材料进出口,及时帮助企业排忧解难。联合海关分析研究我市货源异地出口情况,协调有关口岸查验部门和金融机构,争取以异地企业报关出口的数据回流我市。

(五)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外贸竞争力

提高出口创意设计水平。举办“启超杯创意设计大赛”,举办专题设计培训,组织参观国外知名设计活动,促进设计与生产对接,提升我市出口产品设计水平。抓好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申报国家级led照明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提高摩托车、水暖卫浴、麦克风、不锈钢制品等外贸转型示范基地建设水平,大力宣传“江门制造”区域品牌,增强我市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制订《促进江门市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认定13家企业为20xx年江门市外贸综合服务试点企业,为我市中小外贸企业扩大进出口提供服务。推动江门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分拣清关中心建设,创新通关模式改革,建成全国跨境电子商务领域首个“单一窗口”,支持跨境电子商务迅速发展。20xx年,江门关区验放进口邮、快件425.7万件,进口货值10.8亿元;验放出口邮、快件5601万件,出口货值56.9亿元。全市跨境电子商务出口合计57.9亿元,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6.1%,成为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大力支持开展旅游购物商品出口业务。20xx年,全市以旅游购物方式出口1.7亿元。深挖非传统外贸企业进口潜力。召开商场超市、果蔬批发市场、冻品企业等非传统外贸企业扩大进口工作座谈会,“一企一策”帮助企业扩大进口。

(六)优化口岸环境,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

加强口岸设施建设。推进高新区公共码头建设,推动外海和高沙两港货运口岸整合迁建工作。天马港二期扩建的万吨级码头通过临时开放并投入使用。提高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结合我市口岸实际,协调配合口岸查验单位推进“三互”、“三个一”、通关一体化和无纸通关等口岸通关与管理业务改革,推进“单一窗口”建设,努力提高通关效率,相关法检商品通关效率提高约50%,降低企业通关成本。推动落实地方惠民政策。推进落实《江门口岸查验配套服务费改革实施方案》,落实免除查验没问题外贸企业吊装、移位、仓储费用,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支持外贸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文明和谐口岸建设。举办首届全市口岸系统“口岸杯”健步走大赛,开展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口岸活动,增进口岸单位之间的团结协作。

(七)培育消费市场,扩大社会消费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线上营销与线下促销相结合,举办形式多样促销活动,引导企业发展电子商务,规范市场管理和行业管理,扎实开展内销市场开拓工作。举办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围绕“五一”和“十一”两个传统时间节点开展江门消费促进月活动。20xx年,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展会5场,参展企业44家次,参展面积超过100个标准摊位。组织举办第六届珠中江进出口商品展销会,实现市场化运作,吸引超过50万人次参观购物。推进“阿里巴巴?江门产业带平台”、“阿里巴巴全球货源平台”等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发动企业对接上线触网经营,鼓励企业开拓电子商务业务。阿里巴巴?江门产业带自7月份试运营以来,实现线上交易额超过4亿元。推动恩平农村淘宝项目首批37家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全面开张,协助江门益华百货有限公司在我市成立第一家跨境电商o2o体验店——益华全球购跨境商品直销体验中心。

(八)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加强商务人才培养

提高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实施外资企业设立联办和外贸企业备案联办两个并联审批,推进“多证联审”及“一照三证”改革,打造一站式审批服务,简化港澳服务提供者项目投资备案工作。推进机关管理创新。市商务局与江门海关、江门检验检疫局合作开展“创新通关监管模式,创建全国首个跨境电子商务领域‘单一窗口’,打造我市外贸增长新引擎”管理创新项目,获得20xx年市直机关“管理创新奖”。加强作风建设。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持之以恒反对和纠正“四风”,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学习“两项法规”,开展廉洁自律教育,打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坚持不懈地健全密切联系群众和维护群众利益的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党风政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商务发展提速增效。加强商务人才培训。开展创意设计交流活动,举办3d打印培训讲座,增强企业创新意识和能力。开展各类法律知识培训班和讲座,联合江门国际商会举办“20xx年江门市知识产权培训班”,提升企业的法律业务水平。组织举办全市口岸业务培训班,提高各级口岸管理人员的政策业务水平。

三、主要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利用外资后劲不足

全球经济增长缓慢、市场消费下降,部分跨国企业减缓对外投资计划,部分企业扩充产能放缓。受用地指标等招商要素制约,部分项目落户缓慢。我市招商载体规划建设水平不高,大项目承接能力有待加强。部分外资房地产及商业酒店项目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进度缓慢。

(二)外贸增长动力减弱

受经营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和产业梯度转移等因素影响,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和原材料进口出现下降。中小进出口企业技术薄弱,融资成本高,转型升级难度大。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周边城市对出口货源的竞争激烈,我市商品外流异地出口增加。

(三)商贸流通业竞争力不强

我市人均消费品零售额不高,全市限额以上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交易额超亿元的市场为数不多,组织化程度明显偏低。城乡流通业发展不平衡,城市中心商业区大型商店持续发展,但农村、社区商业网络发展滞后。批发业规模化、品牌化程度不高,辐射能力不强,与其他相关产业、物流结合不够紧密。受经济环境、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高档酒店、餐饮企业经营情况不容乐观。

四、20xx年工作思路

根据市政府工作报告,20xx年,我市商务发展目标为:进出口总额增长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项目推进,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水平

加强项目推进。围绕珠三角(江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广东(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等三大发展平台和轨道交通、重卡和商用车、新材料新能源及装备、教育装备、大健康等五大产业集群,加强产业研究,积极开展敲门招商、中介招商、以商引商,推动精准招商,力求在重大产业项目引进和培育上取得新突破。做好产业规划和链条设计,建立健全从“谋谈签”项目—招商项目库—项目储备库—重点项目库的链式机制,实施对工业投资特别是重大产业项目投资的专项考核,确保今年建成一批、引进一批、新开工一批优质产业项目。

加强招商推介。积极参与国家和省举办的各类经贸活动,加强与港澳机构赴海外招商推介的合作,在国内外举办大型招商引资推介活动,大力推介江门投资环境。整合全市招商资源,包装策划一批招商项目,加强推介宣传。

加强招商合作。强化市县两级联动招商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形成全市招商一盘棋工作格局。强化与商(协)会和第三方机构的招商合作,发挥龙头企业和产业集聚优势,开展“以商引商”,做大做强产业链。聘用有广泛商界资源、行业影响力强的人士担任我市驻外商务代表或联络员,开展合作招商。

加强载体建设。持续推进“七个一”专项行动,提升“1+6”核心园区建设水平,提升大项目的承载能力。加大对欧洲招商力度,积极搭建中欧企业服务中心、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等平台。加强与各市、区和有关企业的合作,积极探索国别工业园区的建设,重点打造中欧、中美、中日等国别园区,吸引跨国企业聚集发展。整合载体资源,推动珠西化工产业集聚区建设。

(二)推进外贸转型升级,提高外贸竞争力

加强政策引导。继续出台促进外贸稳增长和转型升级的扶持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大力开拓国际市场。鼓励企业参加广交会、高交会、中博会、外博会、海博会和各类境外展览会,探索在重点国家和地区设立江门国际商务交流处,推动企业巩固传统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

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加强与中小微生产企业的对接,深挖出口货源。跟进申报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工作,鼓励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和旅游购物商品出口等外贸新业态。推进小微双创工作,落实孵化基地培育、服务平台建设等政策,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推进外贸转型升级。继续实施“科技兴贸”和出口品牌带动战略,建立出口产业服务体系,推动加工贸易创新发展,推动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引导和支持企业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并提高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参与质量、安全、环保、卫生和劳工标准等国际认证,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鼓励企业进行境外商标注册,创立自主国际知名品牌,扩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到境外设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贸易中心、品牌专卖店等国际经营网络,开展跨国经营。

扩大进口规模。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国内紧缺的能源资源进口,扩大列入国家和省重点鼓励进口目录的产品和技术进口,发挥进口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

(三)促进商贸流通,扩大市场消费

完善商业网点规划工作。优化城市、社区的商业网点布局,科学规划和构建现代农村消费品市场体系,完善配送网络,营造方便良好的消费环境。

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鼓励大型流通企业发展连锁经营,开展电子商务业务,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进行线上线下一体发展。加快推动商贸流通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提高行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促进物流园区及基地的发展。

大力促进消费,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研究出台鼓励消费的政策,鼓励举办家居文化节、美食节、汽车展、房博会、旅游节、农博会等多种形式的、涉及众多行业的大型促销活动,形成全市联动的消费氛围。鼓励适度信贷,刺激热点消费,通过加快个人信用体系和“诚信绿卡”制度建设,鼓励消费者通过信贷消费,将住房、汽车、电子产品等消费的潜在购买力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大力发展旅游、健身、教育和文化娱乐产业,引导消费者扩大精神文化消费,构建服务型消费经济。探索开放式消费服务,全面提升消费市场服务质量,留住本地消费者,吸引外来消费者,减少“消费外流”现象。

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和监管,建立调控和应急机制。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完善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加大市场执法和监管力度,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努力营造居民放心消费的良好环境。严把商品质量关,加大商品抽检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特别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的整治工作,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健康安全。建立和完善重要生活必需品储备制度和应急调控反应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商业代储制度,采取政府和企业合作,依托大型商品零售企业的重要生活必需品储备制度模式。引导和鼓励企业保持适当库存水平,建立应急调控反应机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工作机制,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市场平稳运行。

(四)加强口岸设施建设,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

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全市口岸的吞吐能力。推动外海和高沙货运口岸、三埠港口岸(码头)、恩平市进出境货运车辆检查场整体搬迁。加快完成新会港口岸天马货运港区二期堆场和联建楼等工程建设,推进台山广海湾外贸码头港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扩建或扩大开放现有口岸。结合广珠铁路的开通以及鹤山货运站场的建成使用,配合申报鹤山铁路货运口岸。待国家政策开放,适时在江门客运口岸、新会崖门、台山川岛、鹤山东坡建立国际游艇码头。

创新口岸管理模式。积极推进口岸一体化管理等有关改革,加快电子口岸实体建设,逐步完善电子口岸公共平台,整合优化口岸资源,形成良好的“大通关”机制,提升口岸综合服务效能。推动复制上海自贸区和粤港澳自贸区创新制度,探索推进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

市商务年中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篇3

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商务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三保一弘扬”讲话精神,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挑战,努力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变经济波动期为发展机遇期,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坚定不移地抓产业转移对接、坚定不移地推动外贸出口和扩大消费,全省商务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招商引资逆势增长,外贸出口逆势进位,国内消费继续扩大,“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口岸平台建设持续提升,较好地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20xx年各项商务指标好于预期

20xx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40.25亿美元,增长11.68 %;利用省外资金1367.13亿元,增长24.18 %;外贸进出口总额126亿美元,其中出口73.68亿美元,同比下降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60亿元,增长18.5%;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7.56亿美元,增长34.4 %;境外投资中方投资总额4.1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全省口岸进出口货重152万吨,同比增长43.39%;进出口集装箱11万重标箱,同比增长24.69%。

二、商务工作主要亮点

(一)招商引资成果显著。一是利用外资再上新台阶。全年实际利用外资突破40亿美元,利用外资5年再翻一番,外资总量继续保持中部领先。二是大项目增多。全年新引进合同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重大外资项目94个,同比增加11个,引进省外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351个,同比增加59 个。三是14大重点产业招商全面铺开。光伏、铜加工、LED、电子信息、锂电、服务外包等重点产业相继引进了一批链式化项目,南昌市确定为全国20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之一。四是港台投资江西势头强劲。全年引进港台投资项目677家,占全省新批项目的82.3 %,实际利用港台资26.62亿美元,增长10%。五是引进跨国公司、大型央企、国内500强取得新突破。全年新引进跨国公司、央企和国内500强投资项目31个,其中,跨国公司4家,央企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9个,引进国内500强企业8家。

(二)外贸发展逆势进位。一是外贸出口总额全国位次前移2位。中部前移3位,排全国第17位、中部省份第3位。二是发展速度位次前移。由全国第8位前移到第4位,中部地区由第3位前移到第1位。三是单月出口连创历史新高。11、12月单月出口分别达9.52亿美元、10.92亿美元,比20xx年8月单月出口最高值高出1.12 亿美元和2.52亿美元。四是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进一步提升,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1-11月,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3.96%,占全省外贸出口比重25.62%,同比上升5.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2.37亿美元,占全省外贸出口比重19.72%,同比上升0.45个百分点。五是出口主体规模进一步扩大。新发生出口实绩企业402家,新增出口8.72亿美元,占同期全省出口总额的13.9%。六是我厅和贸促会组织千家企业闯市场成绩斐然。企业参加12个国内展会、39家国外展会,组织700家企业加入电子商务平台。省贸促会获“全国贸促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三)国内消费持续扩大。一是至11月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出全国平均增幅3.6个百分点。二是家电下乡使家电销售量比上年高出66个百分点。家电下乡备案网点数、产品销售额和补贴兑付率均在全国第三批启动的19个省份中排名第三。我省“家电下乡”农户消费贷款业务被商务部称为全国农村消费信贷的创举。三是下半年开始连续多月农村消费增速高于城市。四是汽车以旧换新位列全国第三位。

(四)“走出去”步伐加快。一是全省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合同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增长34.4 %,比上一年净增近2亿美元。二是对外投资取得新突破。新批对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4.11亿美元,将我省对外投资推向历史新高。三是对外援建工作不断发展。全年新获外援项目12个,总金额1.24亿元,援多哥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进展顺利,在全国14个同类项目中走在前列。

(五)口岸通道和对外开放平台快速提升。一是主要出海货运通道全面打通。新增吉安至深圳、吉安至厦门、南昌至宁波3条铁海联运线路,全省铁海联运通道增至9条,我省主要出海货运通道全面打通。铁海联运货物运输成本降低了30%,货运量增长了40%。二是通关效率在全国位居前列。在中部地区率先建成江西电子口岸实体平台和门户网站,并在空港系统投入使用。三是新开通了仁川至南昌的定期包机、南昌至台北的空中直航。四是全省科技创新基地数量居全国前列。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鹰潭市分别被商务部和科技部授予电子信息、新材料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全国科技创新基地58个我省占5个,数量全国第一。五是建立了首批7个省级区域出口基地和5个产业出口基地。

(六)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创新高。全年争取到国家各类商务支持资金总额达4.11亿元。一是争取到外经贸区域发展资金、外贸保增长资金、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金、外贸担保专项资金等外经贸资金1.92亿元。二是争取促进服务业发展资金、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资金和中小商贸企业发展资金等内贸资金2.19亿元。

(七)对口援助和区域合作有序开展。一是资金援助力度更加有力。对口援疆资金三年援助规划比上批增加三分之一,援助重庆武隆县增加15%,对口支援小金县灾后重建三年援建款物13亿元,项目总数48个。二是援智工作更加扎实。对新疆援智工作一年的培训人数达到上一轮三年培训人数总和,并招收克州大学生140名。三是区域合作交流更加有效。省际间交流、参与CEPA、泛珠区域合作更加紧密。

(八)服务创新力度前所未有。一是成立了“两个百人团”。在省领导的倡导下,由我厅牵头,先后成立了“百人产业招商团”和“百人服务团”,开展产业招商和对全省千家出口企业及招商项目进行一企一策帮促服务。二是建立优惠政策宣讲团。我厅联合省直有关部门组建政策宣讲团,向省内2400多家企业宣讲了国务院、商务部以及省委、省政府应对金融危机,帮助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三是建立和完善协调磋商机制。先后建立了开放型经济调度会、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用地协商机制、进出口协调推进机制、扩大开放调度会、开放型经济紧急磋商会议机制等多项协商磋商机制,定期开展调度磋商。四是充分发挥省政府驻外办事处招商引资窗口作用。直接牵线搭桥引进招商引资项目79个,总投资368.96亿元,招商引资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九)机构改革顺利完成。一是迅速完成了“三个到位”。按照省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我厅由原省外经贸厅、省合作办、省内贸办组建而成,在省政府批准“三定”方案4天内,我厅就实现了职能、人员、工作交接的三个一次性到位。二是快速实现了“四个对接”。机构改革到位后,迅速实现了与商务部、省直有关部门、市县商务主管部门以及企业的快速对接。

(十)商务自身建设卓有成效。一是党建工作获省直机关单位特优奖;二是在机关效能建设中,发展环境满意度测评全年综合排名全省第二,“百千万”内设机构测评综合管理类我厅对外贸易处获第一名;三是获得省直机关文明单位称号。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

市商务年中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篇4

作为中层管理岗位的基层干部,仅管在具体的工作方法、工作经验上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但我始终兢兢业业地履行着自己的工作职责,把每一项工作作为对自己的挑战,作为自己进一步学习提高的动力,作为不断完善自我的大好机会,虚心学习,在各位领导同行的感召带动下,顺利完成了本年度的各项工作任务,通过具体的工作开展,在做人做事等到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认真真学习,学习各位领导、同仁总揽全局的工作气度,游刃有余的工作能力,宽以待人的工作胸襟,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养。

过去的一年中,始终以___重要思想为指导,忠实贯彻学院领导的精神意图,在公司领导的直接领导和全院各相关部门的密切协作下,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忠实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本部门的工作:

1、以安全为本;始终把安全工作作为食堂工作的生命线,思想上高度重视,措施上保障得力,建立卫生安全责任制和就餐值班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规范采购程序,严格遵守采购索证制度,从源头上杜绝劣质原料流入校园。

2、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强对采购环节的监控,努力降低伙食成本,加强内部的核算管理,节约运行成本,努力做到提供的饭菜质价相符,继续开展了炒好每一个菜,烧好每一锅汤,做好每一个点心,蒸好每一板饭,服务好每一位同学的五个好主题教育活动。

3、以确保卫生为重点;日常工作中狠抓食品、个人、环境三大卫生环节,并将责任明确到人,层层落实,有效防止了食堂食品中毒事故的发生。

4、以优质服务为宗旨;制订了食堂服务制度,要求中员工在服务过程中要以人为本,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提出服务从点滴做起的口号,要求员工从细小处做起,从规范化做起,有效化解了食堂就餐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矛盾。

5、以队伍建设为保障:经过近风年的努力,目前已初步形成一支作风过硬、素质优良的稳定的员工队伍,特别是今年和南师经营食堂易位经营以来,F1一楼自营食堂的日均营业额高出二楼南师食堂6000余元,而以往一楼南师食堂仅比二楼自营食堂高1000-20__元;F2二楼自营食堂日均营业额和一楼南师经营食堂基本持平。

围绕上述五个方面的内容,过去的一年中,本人做了一些具体锁碎的工作,具体汇报如下:

1、保证了近万名在校师生的就餐保障工作,全年完成总营业额870余万元,返还教职工餐补3.8万余元,上交公司净利润70万元。

2、业心准备,积极筹划,顺利完成了省教育厅文明食堂申报工作,并顺利通过了相关专家组的初评验收,同时被专家组确定为明年的省文明食堂先进集体入围单位。

3、积极应对下半年度原料价格上涨给食堂经营带来的冲击,严格成本控制,加强内部管理,建立了规范的核算制度,开展向垃圾桶要一个点的主题教育,保证了供应价格的稳定,有效维护了校园的和谐。

4、通过召开师生座谈会、系部走访、建立就餐值班制度等多种形式,倾听师生呼声,不断改变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5、积极参与创建卫生城市的各项工作及学院对外的各项接待工作,展示良好的窗口形象。

6、成功举办了新一届优质服务月,展示了食堂的整体实力,拉近了和师生间的距离。

7、做好新生接待及军训的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发放新生饭卡3000余张,并成功实现了售饭系统和银行账户的对接。

8、完成了食堂售饭窗口的隔断、校园主蒸汽管道的改造、浴室热水供应管道改造、二期食保温管道铺设等多项工程。

9、完成了假期加班教师及补课同学的餐饮保障工作。

10、完成了炊事员用工管理办法、食堂目标责任制度及炊事员薪资发放办法的制订和实施工作。

11、完成了餐饮管理的各项日常工作,加强了对各食堂日常工作的监控力度,配备专职人员,定时定点对各食堂的安全、卫生等各项工作进行全天候检查。

12、完成了食堂卫生、安全、采购、帐务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工作,并实现了仓库结算电处化。

本年度个人工作的缺点:

1、基层岗位呆的时间较长,锁碎的事情处理的较多,全局问题思考的较少,有些工作缺乏前瞻性,主动性,统领全局的能力不强。

2、忙于具体事务,归纳总结不够,没有形成一套规范的管理体系,工作有时有随意性。

市商务年中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篇5

今年以来,我局在乐清市委、市政府和温州市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精准把握、抢抓机遇,始终以新常态的视角去审视当前发展形势,把握有利时机,深入谋划部署,全面推进商务各项工作。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指标

20xx年1-12月份,我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2.21亿美元,同比下降0.53%;其中出口21.42亿美元,同比增长4.4%;进口0.79亿美元,同比下降56.4%;限上社会消费品消零售总额108.37亿元,同比增长14.4%;限额以上批零住餐四大行业销售额201.25亿元,同比增长9.0%;实际利用外资9258万美元;全市新批境外投资企业3家;网络经济工作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扩大消费需求、助推实体经济的全面发展取得优异的成绩。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服务企业,确保外贸出口稳增长

一是落实对外贸易扶持政策。修订了《乐清市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若干扶持意见》,每年安排2800万元左右开放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完成了开放型经济发展扶持政策的审核工作,落实各类境外展览、产品认证、注册商标等项目共491个,兑现资金达2245万元,落实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项目和进口促进项目的补助资金236万元。二是精心组织各类展会。委托上海米奥兰特国际展会公司组织企业参加巴西、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国际市场的展会,鼓励企业参展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拓展出口空间,今年7-8月份,成功组织了在巴西、印度举办的中国电工电气品牌产品展览会,突出宣传展示乐清的电工电气品牌产品。三是抓好对外贸易平台建设。进一步推进省级低压电器出口基地建设,现已建成产品公共测试服务平台3个、产品公共研发平台1个、人才培训和信息服务平台1个,落实省级补助资金143万元。四是被评为全省10个创新驱动发展拓市场试点示范市县之一,优选出7家出口龙头企业作为实施主体,以技术创新、商业模式、组织管理为创新内容开展试点示范工作。

(二)优化外资外经管理方式,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按照“招大、引强、选优”的思路,以引进技术、人才、管理和品牌为重点,推动我市传统产业提升。通过“以民引外”、“以外引外”等多种途径实现我市民营企业与境外跨国集团、国际著名企业的对接,促进我市产业提升和转型。一是抓好重点外资引进项目的服务工作,对正大集团的乐清市大型城市综合体和台资童乐医院等项目积极沟通,主动为项目的审批服务,目前正大新生活城市综合体项目已经完成报批程序,建立了物业管理公司,累计完成投资外资15544万美元,已开始进场施工。台资温州童乐医院项目外资125万美元也全部到位。二是抓好外经管理工作,大力促进境外投资。积极做好境外制造业投资、境外加工贸易、境外资源开发和境外承包工程等项目的服务工作,去年人民集团等对外投资企业,累计投入资金4064万美元。

(三)促消费保民生,不断提升商贸流通发展水平

一是出台促进消费扶持政策。出台了《关于扩大消费工作的意见》,落实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商贸流通体系,优化消费环境,挖掘消费潜力,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二是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进城镇超市设立生鲜农产品“放心柜”工作,按省级要求我市建设了6个“放心柜”项目,面积达到3000平方米;并开展“农超对接”活动,促进农产品的顺畅销售。三是做好促消费活动。根据我市消费特点,进行组织策划专题活动,利用节假日,组织有关商务企业(协会)开展大型的促销活动,如:乐清市汽车行业协会和电器行业协会,开展的展销会,节假日累计成交额上亿元。四是推进商贸项目建设。新建成的永达路捷和华星奔驰两家4S店拉动全市限上汽车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0.3%;服务好乐清市商贸中心(南虹广场)项目,项目用地面积91.8亩,总建筑面积32.6万平米,总投资49.6亿元,目前项目主体部分已经开始试营业。

(四)抓好网络经济发展工作,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网络经济是乐清转型发展的“一号新产业”,是扩大消费需求的新引擎,是助推乐清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当前做好网络经济工作尤为重要。一是组建机构。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于10月31日,召开了全市网络经济发展推进大会,成立了网络经济发展局,明确工作职责,明确发展目标。二是打造电商园区平台。新建了华仪电商产业园以及巴度电商孵化园,建筑面积达50000平方米,为推进乐清电商企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三是打造阿里巴巴乐清产业带。我市着力打造国内最大的电工电气为主的产业带,目前已经正式上线运营,首批入驻企业1908家,完成目标任务。四是完善扶持政策。根据乐清电子商务实际情况,完善网络经济扶持政策,出台了《乐清市关于加快网络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乐清市网络经济发展扶持细则》,进一步集聚和培育我市网络经济企业,优化网络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五是组建行业协会。由兴乐集团牵头,加速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网上市场与传统市场的融合,鼓励小微企业依托龙头企业及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电子商务,并组织龙头企业牵头筹建乐清市网络经济联合会。六是开展网络经济人才培训。我局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乐清春华培训学校和市人才交流中心合作,分镇(街)、分区域进行电子商务普及培训,今年已经完成培训任务2.5万人次。

三、明年工作思路

20xx年我局的总体思路:积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按照“加强外贸出口,促进消费增长,提升外资外经,发展网络经济,打造效能机关”的总体要求,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推进商务工作新发展,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拓展出口空间,推进外贸工作的新水平

一是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在努力稳定欧美市场的同时,以境外展览、贸易促销等多种形式,深入拓展南美、东盟、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培育包括电子商务在内的各类新型市场开发渠道,推广和深入培训企业对电子商务应用。二是抓好出口基地和外贸公平服务平台的建设。不断加强省级低压电器出口基地,温州市电子元器件出口基地的建设。完善技术研发与成果推广、产品性能试验与质量检测、信息交流与人才培训等三大公共服务平台。三是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市财政安排外贸政策扶持资金2800万元,对各类境外展览、产品认证、出口信用保险和外贸平台服务等给予扶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引导企业开拓境外市场、加强品牌建设、促进外贸出口。

(二)增强服务质量,推进外资外经工作的新提升

一是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做好招商引资项目包装,梳理调整和优化招商引资项目库,广泛开展各种形式招商活动,努力再引进一批优质外资项目。同时切实做好已签约和意向性外资项目落地建设工作,完善对重大外资项目的全程跟踪服务,落实招商引资协调工作联席会议、市领导联系挂钩和行政审批代办等各项制度,营造良好项目落地环境。二是做好展会平台搭建。利用厦洽会、乌洽会、东盟博览会等平台,积极宣传、推介乐清,让更多的外企了解乐清,到乐清投资。通过各类境外投资说明会和专项境外考察活动,让更多的企业了解国外投资环境和国外企业的发展情况,推动企业“走出去”。

(三)优化服务水平,促进消费需求的新增长

一是完善服务业发展规划。根据乐清实际情况,对各片区服务业发展进行规划,合理布局。二是推进农村流通网建设。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为载体,着力推进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发展以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和农产品生鲜连锁超市为代表的新型农产品流通方式。三是做好活动促消费。突出节假日主题活动和各类购物节活动,培育消费热点。

(四)积极科学谋划,推进网络经济的新发展

1.编好一个规划。根据我市经济特色和市场集群优势现状,编制全市网络经济产业发展规划,为我市网络经济发展描绘宏伟蓝图。

2.抓好两网建设。通过网上建设阿里巴巴乐清产业带,网下建设现代化物流网络,打造良好的网络经济发展环境,推进乐清电子商务发展。

3.推进三大平台。一是整合产业集群优势,积极推进我市电商联盟平台建设,在各个产业依托行业协会打造若干个“行业电商联盟平台”;二是通过完善交通、生活等配套设施,打造我市集第三方交易、电商服务、物流、培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电商产业园;三是充分利用我市外贸基础,积极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协同发展,整合各方资源,培养大型外贸电商企业,打造乐清跨境电商平台。

4.建立四项机制。

一是建立工作推进机制。确定重点工作内容,细化工作任务,定期对各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并将督查情况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二是建立电商行业统计机制。将电子商务行业单独作为一个统计项目,积极会同统计等部门做好我市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统计工作。三是建立诚信保障机制。推动我市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客体及交易过程基础信息的规范管理与服务,组织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可信交易保障服务试点工作。四是建立示范创建工作机制。加强点对点辅导与针对性扶持,大力培育一批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示范平台和示范镇街,带动我市电子商务全面发展。

5.推进五大工程

一是电商兴农工程。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优势,依托综合服务平台承建企业,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和配送服务中心,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二是电商拓市场工程。以“阿里巴巴乐清产业带”建设为主要抓手,探索我市网络营销体系建设。依托产业集群建设产业带,引导中小网商由实体市场采购向网络采购发展。三是电商便民试点工程。针对城乡居民网络购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推进城市社区网络商品投送公共设施,引导社会资金建设智能化第三方社区公共投递平台,提高消费者网络购物便利程度和积极性。四是专业市场电商化工程。鼓励我市的专业市场通过自建门户信息网站、与阿里巴巴合作或者建设标准化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等方式电商化,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五是人才培育工程。依托我市各职业院校以及电子商务专业培训机构,建立健全电子商务培训机制。积极同温州大学、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等院校合作,定向培养一批网络经济急需的实用人才。真正使电商人才进得了、留得住、用得上。